其實原因很簡單,就是當一個人花了錢,買了比較好的訊源, 喇叭,在家中搭建一套有鑑別能力的音響系統之後,他會在有意無意間發現,舊的音樂比較“好聲”。
這個“好聲”跟音樂的類型或內容無關,而是跟音樂的製作過程有關,跟一個人的音樂品味無關,而是跟他的音響體驗有關。
寫到這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要說什麼了,沒錯,就是“音量大戰”。
音量大戰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,當時人們聽音樂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廣播電台或投幣式的自動點唱機,聰明的商人很快發現,只要稍微把音量抬高一點點,就能迅速抓緊大家的注意力,進而提升唱片的銷量。
50年代的音樂載體還是以黑膠為主,黑膠有其物理限制,溝紋的寬度有限,電平超載就會破音,不可能無止盡抬高音量,商人再賤,能發揮的空間也有限。
音樂產業進入90年代之後,事情發生了很大的改變,CD和數位技術橫空出世,對商人們來說是好事,他們可以解除物理限制,進入暴走狀態,對“銷量”這個終極目標發起挑戰。
但對無知的消費者來說呢,只是單純的災難..
一個流行歌手或樂團,除了主唱的人聲之外,還會有鍵盤, 吉他, 貝斯, 鼓等各種樂器聲,它們的原始音量都不一樣,樂器通常有比人聲更大的動態,但在抬高音量的過程中,這個“動態”會被壓縮。
音量大的專輯乍聽之下比較好聽,其實已經失去重要的呼吸與脈動,不管唱片公司如何炒作,有經驗的愛樂者或發燒友一聽就知道是“壞聲”。
所以很多發燒友不是不聽流行樂,而是不聽“壞聲”的流行樂,相較之下,爵士, 古典等音樂製作精良,尤其是聽黑膠的朋友,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。 (話說回來,爵士,古典也曾經是“流行樂”呢。
關於音量大戰的測試影片網路上有很多,分享兩個連結,大家可以測試一下自己的耳朵。
唱片公司在音量上作弊這件事已經是常識,國外有網站提供各種專輯, 各種版位的動態範圍供大家查詢。 動態範圍在8以上是可接受,14以上更好。 以經典的Kind of Blue做例子,各版位都有很好的動態範圍。
隨手找兩張周杰倫和怪奇比莉的專輯,出來的結果是慘不忍睹,對音質有要求的朋友,建議深入研究。
看懂“音量大戰”之後,我們選唱片就很簡單了😎
從表上可以看出(紅色圈起處),唱片公司的作弊行為在1999年達到高峰,從那時開始的專輯大多被動過手腳,藉由犧牲動態來增加銷量。
這種專輯在Youtube或串流上欣賞就好,反正是免費的,也不用要求太多~
如果想聽黑膠, 想買黑膠唱片,就盡量選99年之前的專輯,全類比的優先,這些沒被“處理”過的唱片才有最發燒的音質!
商業跟藝術正好在天秤的兩側,很多音樂家或製作人礙於現實,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個取捨。 聰明的消費者只要花點時間,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作品。
p.s. 前面分享的測試影片,有人聽得出差別,有人聽不出差別,很正常。 聽不出來是幸福的,用手機接藍牙耳機也過得開心;聽得出來是幸運的,因為你有機會追求更好的東西。
p.s. 少數重視品質, 有良知(又不缺錢😆)的錄音室或母帶工程師有很多寶可挖,下次再跟大家分享。
0 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