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次接觸Bill Evans,不是從Waltz For Debby , Portrait in Jazz這些代表作,而是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。 泛泛藍調裡那個穿針引線的黑白鍵,令人印象深刻, 難以忘懷,不得不拿起手上的唱片封套,多看兩眼樂手的名字。
從Kind of Blue起,爵士鋼琴開啟了一個新的年代,在那之前,樂手們都彈得像Bud Powell, Horace Silver, Oscar Peterson,在那之後,大家只想聽Bill Evans。
“Bill Evans”不單是一個人名,也是一種風格,它展現出前人沒有的智慧和哲學。 融合 vs 矛盾,理性 vs 情緒,簡潔 vs 架構,把這些站在對立面的爵士元素,用直覺和本能取得完美的平衡。
Bill Evans是獨一無二的。
![]() |
Bill Evans, Eddie Gomez, Marty Morell |
![]() |
Bill Evans |
![]() |
1963未發表錄音 |
Bill Evans, Eddie Gomez, Marty Morell這組三重奏可能不是樂迷心目中最佳,但時間上維持最長久。
1969年他們到荷蘭錄音,當天消息走漏炸開了鍋,所有人奔相走告,阿姆斯特丹的職業樂手都集中到錄音室,就為了一賭三人組的風采。
小小的錄音室被群眾擠爆,製作人再三要求大家別發出聲音,避免打擾到樂手的演奏情緒,但偶像正在眼前,哪有可能保持冷靜~
據那時在場的人回憶,當天就像一票小孩在玩一, 二, 三木頭人,製作人回頭看,所有人就靜如處子, 呆若木雞,一進入狀況,大家又忍不住大聲叫好, 發瘋似地鼓掌。
私下錄音變現場演出,效果卻意外的好。 “Behind the Dikes”裡有三張唱片,兩個故事,要打開封套才會知道。
現在是聽黑膠最好的時代,今天有未發表錄音,明天有AAA復刻,充實的一天從消費開始😆
p.s. 雲端的音樂終究是在雲端,用對岸的說法:“就是聽個響”。 手中握有實體唱片,你才能“獻大師傑作,相伴入夢”。
0 意見